
初次相见,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是,这位在全球大名鼎鼎的曲艺评书界的一代宗师刘兰芳以及著名表演艺术家、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说唱艺术中心常务理事、中国快板艺术委员会副会长王印权两位老师,不仅平易近人,还和蔼可亲地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刘兰芳(中)、王印权(右)与韩国新华报社社长曹明权(左)共同合影留念 1996年,刘兰芳调进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党组书记、秘书长一肩挑仨重担。明确曲协“组织、联络、协调、服务”的定位后,她迅速进入角色,在任职的8年间共举办了两届全国曲艺节、5次相声小品大赛、两次鼓曲大赛,2004年还承办了“国际曲艺节”。这些活动的举办,促进了各曲艺艺术的交流发展,繁荣了曲艺演出市场。在竭力为会员服务的繁忙公务之中,为给年轻人更多机会,她自己的演出少了。但刘兰芳牢记说书是自己的根本,所以,她规定自己不管多忙,每年都要录制一部新书。为此,她又拿出当年“说岳”时的劲头,春节、“五一”“十一”3个长假被充分利用,周末及平时的业余时间也被用来写稿,录像录音。她任曲协主席10年,11部大书也横空出世。近几年出的《关东才子王尔烈》、《红楼梦》《一代儒将陈毅》、《古今荣耻谈》都曾引起很好的反响。刘兰芳说《一代儒将陈毅》是她长久以来的一个牵挂,因为对她培养要求极为严格的前曲协主席陶钝,曾寄语给刘兰芳:“岳飞爱国,陈毅忠党。说好两传,此生不罔。”说好《一代儒将陈毅》也算了了一桩心愿。她又表示,之所以敢闯评书禁区,说《红楼梦》,是想通过评书这门通俗艺术,“对这一文学经典做一普及,让它家喻户晓,国人都知道自己的经典那多好!”学而不厌。


刘兰芳(左)与韩国新华报社社长曹明权(右)在亲切交谈中

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说唱艺术中心常务理事、中国快板艺术委员会副会长王印权(右)同韩国新华报社长曹明权(左)合影留念 王印权,1940年生,笔名竹曲。辽宁省辽阳市人。从小酷爱曲艺,曾随父学习评书。1960年参加鞍山广播电视艺术团。1961年调入鞍山市曲艺团,同年,到天津拜著名快板书大师李润杰为师学艺。1963年向著名西河大鼓创始人赵玉峰学习评书《三侠五义》。现任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说唱艺术中心常务理事、中国快板艺术委员会副会长,二级编剧。1979年与刘兰芳合作整理编写了评书《岳飞传》,荣获全国广播评书一等奖。后又整理改编了评书《杨家将全传》、《包公巧断螃蟹三》、《三打乌龙镇》、《白牡丹行动》、《小将岳云》、《赵匡胤演义》、《刘金定大战南唐》、《红楼梦》等均已出版。
(文章来源:世界侨报)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