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强调保障防洪安全重要性,介绍水利部门防洪预警与治理措施

retouch_2025031105500491.jpg

2025年3月10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三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就保障防洪安全、水利部门在防洪预警与治理方面的措施等热点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防洪安全是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

李国英部长指出,防洪安全是国家水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近年来,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洪涝灾害的突发性、异常性、不确定性更为突出。保障防洪安全是水利部门必须扛起的重大责任,也是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

防洪预警体系的不断完善

李国英介绍,水利部门在防洪预警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创新举措,构建了较为完善的防洪预警体系。目前,我国已建成覆盖全国主要江河湖泊的洪水监测网络,包括数千个水文监测站点和先进的气象雷达系统。通过这些监测设备,水利部门能够实时获取水情、雨情数据,并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精准分析和预测。

“我们能够提前24小时以上发布洪水预警信息,为各地防洪抢险和人员转移争取宝贵时间。”李国英表示,水利部门还与气象、应急等部门建立了协同机制,实现信息共享和联合调度,进一步提升了预警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防洪治理工程的持续推进

在防洪治理方面,李国英强调,水利部门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方针,持续加大防洪工程建设力度。近年来,我国加快了大江大河干流堤防加固、河道整治、控制性枢纽建设和蓄滞洪区建设,同时对中小河流进行系统治理,提升了河道行洪能力。

“目前,我国已建成较为完备的防洪工程体系,包括水库、堤防、蓄滞洪区等各类工程设施。”李国英介绍,通过这些工程的联合调度,能够有效调控洪水,减轻洪涝灾害损失。

未来防洪工作的重点方向

展望未来,李国英表示,水利部门将继续加强防洪预警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洪水监测的精度和预警的提前量。同时,将加快智慧水利建设,利用物联网、卫星遥感等技术,实现对洪水的实时监测和智能调度。

“我们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不断提升防洪减灾能力。”李国英说。

保障防洪安全是水利部门的重要职责,也是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防线。通过不断完善防洪预警体系和持续推进防洪治理工程,水利部门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水安全保障。

Last article:【2025两会】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部长通道”回应生态环境保护热点问题
Next article:【2025两会】全国人大代表雷军:以科技创新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Welcome to scan to follow us!

Welcome to scan to follow us!